受國際形勢的影響,美國發現了頁巖氣,而且是在巖石表層,很容易釆集,而且能釆的石油量非常巨大,又便宜,而且世界各國都開始探頁巖氣,供應大大增加,那么只有減產一條路,而歐佩克主要產油國如沙特由于石油釆集容易,價格也便宜,不愿意減產,怕失去市場份額(被美國等非歐佩克國家占有),美國由于和俄羅斯對立,俄羅斯工業主要依賴石油出口,美國為打擊俄羅斯也不愿減產,世界各國包括中國,歐洲經濟增長泛力,導致嚴重的供過于求,以及一些對沖基金興風作浪,所以原油價格大幅下跌,汽柴油是以原油(未加工石油)提煉而來,所以同樣也會大跌。
除了經濟條件和燃料的替代品,其他一些因素往往會推動柴油價格高于汽油。在美國,對柴油機燃油稅是6美分的汽油稅比更高。此外,新的環境法規規定的柴油,這使得它燃燒更清潔,減少釋放到大氣中硫,增加煉油的成本。另一個因素可能影響柴油和汽油的相對價格是,個人都越來越認識到汽車的燃油經濟性,提高燃油效率的汽車和混合動力,這使汽油價格下調的壓力而把柴油價格影響銷售。